第十三節 征服
關燈
小
中
大
夜幕下,靜靜地站在林間空地上的近衛軍團,像一只鋼鐵刺猬般,不停的放射出金屬鐵刺。沒有吶喊,沒有喧嘩,沒有吵鬧,一切均在靜默中進行。
沿途的騷擾,讓伏擊軍團和掘堤軍團混到了一起,雙方本打算到了驛所空地,再重新整編出各自的隊伍。如今,突然遭受的襲擊,讓兩軍團前鋒損失慘重。後續的部隊不知道情況,仍在努力向驛所前的空地湧去,人人心中都是這樣的想法——到了空地上,沿途的襲擊即將終止,噩夢結束,寧靜降臨……
然而,現實打破了幻想,前鋒營中不斷傳來的慘叫讓士兵們心存恐懼,後方側方,鄉民警衛隊不斷的襲擊騷擾,讓遼東軍隊不敢在夜幕中逃入林中,狹窄的道路又使遼東軍隊展不開隊形,無法調集重兵迎戰,只好且戰且退,向大路深處躲去。
“舉火”,劉備發出一聲斷喝,近衛軍團點亮了一支支火把——赤色的盔櫻,淡青色的胸甲,赭色的皮甲,銀亮的麒麟鎧在火光中顯得星星點點,靜默的隊列中士兵那惡獸般的目光,隊列的四周,回響著嗡嗡的弓弦顫音,以及嗚嗚的風的呼嘯。
“長槍隊上前,格鬥兵尾隨,鳴鼓攻擊。”陣中,劉備冷靜的下令,一霎時,天崩地裂的鼓聲響起,整個方陣的人依著鼓點的節奏開始行進和奔跑,動作協調統一,如一輛重型攻城錘那樣朝敵人撞去,勢不可擋!那一刻,地動山搖,日月無光。
只見那一排排槍兵,如巨浪滔天,一層層、一波波,洶湧向前,奔騰不止。那一列列刀兵如萬馬呼嘯,怪叫著,嘶吼著,蹦竄著,撞擊著,踐踏著,向前,向前攻擊。
這股毀滅性的力量,能把任何擋道者碾成肉泥!這把銳利的匕首,刺破表皮,切開血管,捅穿層層肌肉纖維,似一股灼熱狂飆,直朝著敵陣的深處席卷而去!
公孫將軍在燈火亮起的那一刻,就知道一切已無可挽回。夜戰,最忌諱的就是暴露目標,而劉備反其道而行之,搶先燃起火把,以近衛軍團嚴整的軍容,對飽受伏擊和襲擾的煎熬,一整天在戰戰兢兢中渡過的遼東士兵們宣告:這不是一次小襲擾,最後的決戰開始了。
遼東士兵們的神經本來已緊繃到了極點,而燈火亮起後,氣焰囂張的近衛軍團沖擊而來,遼東軍隊整個陣勢在搖晃,在顫抖。不等公孫將軍做出反應,一排近衛軍團槍兵沖擊到他身邊,排槍挺刺,擋無可擋……
猛然之間,遼東陣勢像是經受了爆炸般,轟然崩潰成了分子結構。士兵們再也沒有方向感,沒有約束,四散的竄入密林,奔向來路……
屠殺只進行了片刻,隨著劉備一揮手,軍號聲響起,近衛軍團士兵停手罷戰,一連串的呼喝聲響起:“降者免死”。
劉備搖著頭,暗自嘆息著:遼東軍隊,真是不堪一戰呀。記得歷史上,司馬懿平定遼東時,軍隊繞開遼東主力,抄了他們後路,隨後,30萬遼東士兵不發一箭,全體投降。而這樣遼東的軍隊還素有能戰之名——想依靠這樣的軍隊,抵禦其後的五胡亂華時代,結果可想而知。
戰場上,追擊聲響徹不止,劉備眺望著東方,陷入沈思。
一名近衛軍團尉官跑來報告:“啟稟主公,敵軍已經逃散,我軍是否分散追擊?”
劉備淡然地說:“不必追擊,這是一場擊潰戰,我們只需讓遼東軍隊知道,他們的後路被截,這已經足夠了。傷亡太多,不管傷亡的是何人,都是我的青壯勞力。傳令:槍兵陣第一營驅趕潰兵,到掖城敵軍營下立即止步。其餘人馬立即收攏隊列,準備前往龍口。”
尹東邁步出林,建議說:“立即挑選降兵,派他們到龍口散布謠言,就說我軍已經擊敗遼東軍隊,青州大軍正在趕往龍口,準備合圍。”
劉備讚嘆道:“此計甚好,就依此辦理。”
周毅緊接著出林,詢問到:“龍口港光覆後,我們幾個是否趕往出雲。動員出雲軍隊拿下遼東。”
劉備皺著眉頭,緩緩道:“現在出兵遼東,太著急了吧。按照歷史,那裏應該還有20萬軍隊守衛。其中,公孫度征討高句麗後,獲得了5萬附屬的高句麗軍隊。高句麗也有一個青年軍事組織,和我們的童子軍、和新羅的花郎組織類似,這也是一個全民皆兵的民族。我們攻下了遼東,就會和這樣一個民族接觸,若是沒有一舉吞並他們的準備,我們又重蹈了兩面作戰的局面。
依我看,不如花點時間,先好好消化勝利成果。然後,出雲城舉兵向東,征服遼東。樂浪舉兵向北,征服高句麗。”
尹東長嘆道:“‘要麽征服,要麽被征服,這是所有文明的生存法則。’這樣一來,出雲、青州兩地,三年以後的征服目標有了,那麽三韓地帶的征服目標,是不是倭國。”
“正是”,劉備目光灼灼:“我就是打算為我們的民族不斷的尋找新的征服對象,在不斷的征服中,把我們民族的文明推向鼎盛。
現在,龍口港‘茶壺三號’初戰告捷,我有一個想法,我認為:我們應該開始我們民族的大航海時代,航向向南。
第一個目標是印尼、馬來西亞。印度尼西亞物產豐富,金雞納霜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,有‘金雞納霜的大本營’之稱,全世界的金雞納霜90%產自爪哇島。另外,胡椒、木棉、錫產量均居世界第二,藤條產量位居世界第一。中原大戰即將開始,我們需要大量的藥材,而金雞納霜就可以部分滿足我們的要求。
馬來西亞素有‘錫島’之稱,全球70%的錫儲量在馬來西亞。金屬錫具有保鮮作用,所以錫又被稱為‘罐頭金屬’,有了豐富的錫儲備,我們的船可以航行得更遠。
另外,拿下這兩個島,我們就可以以此為跳板,尋找前往羅馬的航線。並以之豐富的錫產量,支持我們的征服。直到讓我們的文明與兩河文明交匯、交流。
公元前47世紀,埃及進入青銅器萌芽時代,史稱巴達裏文明時代,隨後,這青銅制作技術向東流傳。公元前43世紀,西亞兩河流域最先制造出含錫5%-11%的青銅制品,史稱艾利都·歐貝德文明時期。這種青銅制品的性能優越性使各個文明很快進入了青銅時代。
青銅器誕生3100年後,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,這一的技術傳播到了中國,中國也進入了青銅時代。而此刻,兩河文明已開始進入鐵器萌芽時代(公元前15世紀,大約是在我國夏末商初時代,兩河流域正式進入鐵器時代)。
遺憾的是,中國的青銅器鑄造技術,從一開始就沒有獲得完全的傳授,不僅鑄造工藝比兩河明顯落後,更重要的是中國青銅器非常缺乏鍛打和退火的傳統。
從材料力學上說,鑄造錫青銅的鑄態組織多呈α相和δ相。當青銅含錫量在6%以下時,由青銅的晶相為α單相組成。當青銅含錫6%以上後,則α相周界析出α+δ共析體。隨著含錫量增加,δ相也就不斷增加,青銅會越來越硬,越來越脆。
解決的辦法就是鍛打加退火。鍛打之後,青銅兵器硬度、脆性仍然會增加,這時再退火。對於含錫5%-15%的錫青銅,通過退火可以減少δ相乃至使其消失。這樣的青銅,既保持期堅硬性,又減少了脆性。
兩河流域、埃及文明、羅馬文明的‘標準青銅’含錫量控制在10%,因為從材料力學上說,經過‘鑄造+鍛打+退火’制造的含錫10%的青銅制品,其機械性能是最均衡的。而中國銅兵器從開始就一味增加含錫量來增加其硬度。春秋戰國時期的銅兵器,含錫量高得嚇人,14%那是起步,一般都在15%以上,乃至23%。比如秦劍,含錫量就在21%以上。然而,含錫14%的銅器,δ相就已經很明顯,而含錫量在21%的話,這種武器很容易斷折,更不要說經過鍛打了。
從歷史上來說,直至鐵器時代,中國人一直把造劍稱為‘鑄造’,而歐洲把造劍稱為‘鍛造’,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雙方技術上的不同。
現在的歷史認為,中國的青銅鑄造技術是從兩河流域經過中亞大草原引入的,這一技術的轉手人是中亞游牧民族。游牧民族受其生產方式限制,技術水平一般不高,往往無法掌握農耕民族技術含量較高的技術。用一個沙石範鑄造出青銅器來,游牧民族也能勝任愉快。但鍛打、退火就需要有經驗的鍛打師傅,這就不是游牧民族所能夠培養出來的了。因此,游牧民族傳承到的青銅技術只是一個簡化版,或者說是偷工減料的青銅技術。
在整個古代,西方各國互相學習對方的經驗並不困難,希臘人坐船去埃及,住個幾年,鍛打青銅的技藝就學到手了。各大文明就是這樣,在交往中相互壯大。但中國人呢?難道能渡過大漠雪山去兩河嗎?
在整個古代,中國人都飽受地理環境的限制,忍受不能與其他文明充分交流的痛苦,銅器鍛造技術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例子。還有一個例子,就是鐵器技術,這一技術在發明1000年左右,才傳入我國。到公元前6世紀,除了不列顛島土著之類的邊遠地區人民以外,整個西方都已經普及鐵兵器。而到了前3世紀末,也就是我們著名的兵馬俑青銅秦劍誕生的時候,連印度都普及了鐵兵器。
這就是真實的歷史,我們的民族飽受不能與其它文明交流的痛苦,我們被封閉在井裏,坐在井裏看著天空”。
周毅感嘆說:“是呀,鍛打技術的不足,使中國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。首先造成的災害就是,銅制工具和農具嚴重不足,導致我們的生產力水平低下。
而中國能夠制造出司母戊鼎這樣巨大的玩藝,卻不能普及銅工具,原因其實很簡單——中國的鑄造銅器,要麽硬度不足(含錫量低時),要麽脆(含錫量高時),造個不需要考驗韌性的龐然大物還湊合(實際上中國早期的銅禮器如此巨大,就是為了防止損壞),如果要造個小工具就無能為力了。
比如銅鑿,埃及在造金字塔的時候就有,制造過程無非是鍛打——含錫10%的鑿子,刃部鍛打加退火即可,非常好用。而如果商代的中國人需要造這麽個鑿,含錫10%以下,很容易彎曲,含錫10%以上,又很容易折斷。所以,中國古代大型的青銅禮器很多,但真正廉價可以普及的青銅生活用品卻很少見。比如需要經過鍛造處理的青銅鍋、青銅碗,以及青銅手術器械。”
擡頭看著士兵們收攏隊伍,劉備頭也不回的說:“我懷疑,中國獲得的鐵器制作術也並不完美。比如說:大馬士革鋼的制作方法,我們就沒有學到。這種兩河流域正在流行的煉鋼方法很適用於漢代的生產力,我們如果能航行到那裏,征服並把制作大馬士革鋼的工匠擄掠到青州——嘿嘿,以後,大馬士革鋼就可以稱作青州鋼了。用這種鋼制成的刀劍,不要說用之征討天下,就是大規模民用,也會極大的提高我們的生產力。”
鋼廠出身的周毅立刻反駁說:“其實,漢代的煉鋼技術並不落後,我記得後來曾出土過一把漢代的鐵鍬,居然是用麻鋼制作的。麻鋼,這種我們民族在古代曾經煉制出的鋼材,能深埋在地下經歷近2000年,仍保持一定形狀和鋒利程度,我想,它決不比大馬士革鋼差多少。
可惜,後來的五胡亂華時代,我們民族在動亂中失落了麻鋼煉造法。再後來,這把漢代鐵鍬出土後,我們再次向西方學習,從蘇聯那裏重新學回了麻鋼煉造法。
我記得,這把鐵鍬好像是在隴西煉造的。現在戰亂才起,我估計隴西還有人知道這種鋼的煉造方法——與其航行到遙不可及的歐洲,尋找大馬士革鋼的煉造技師,不如到隴西,尋找我們民族曾經擁有過的麻鋼制作法。”
“隴西經過了涼州韓遂和馬騰的連年叛亂,工匠不知道有沒有受到波及,再說,中原大戰,前往隴西的道路也不通呀。”劉備搖搖頭,穿越戰亂頻繁的中原大地,與渡海前往兩河流域,或許後者難度要小得多。
“不需要從中原走,呂布帶走並州軍團後,並州空虛,我們可以派出一支武裝商隊,沿長城走,從代郡自雁門到河西,穿過並州,越過大草原到達長安,回來的路上,可順黃河而下,到樂安登陸。正好通過水路,把劫掠的工匠運回來。”周毅解釋說。
劉備奸笑著說:“嘿嘿,你倒是解釋一下,麻鋼是什麽東東,好用嗎?”
周毅笑罵道:“你這個不學無術的家夥,連麻鋼都不知道,那是和鈦鋼、鎢鋼一起,做豪華高爾夫球桿的材料。不僅不容易生銹,而且其韌性比普通鋼質更強,硬度比鈦合金硬60%以上。它也是制造槍炮的最好材料。可以說,沒有麻鋼就沒有精準的狙擊步槍。你說,這是不是好叮咚。”
劉備一拍大腿,說:“著呀!看來,我們這裏除了你,別人也不認識麻鋼。你既熟悉路線,又了解麻鋼,這項艱巨的任務就交給你了。嘿嘿嘿,就這麽說定了。”
劉備說完,不理周毅的糾纏,催馬奔向集合的士兵,嘴裏還嘟囔著:“咱們漢代居然這麽奢侈,用麻鋼作鏟子,5555555,沒天理呀!後代最精準的步槍,居然是用我們做鏟子的材料做的,什麽世道。
不過韌性這麽好,硬度這麽高的鋼材,用來做馬車彈簧,做蒸汽活塞,做弓臂,做鎧甲,一定不錯。媽媽的,等抓來工匠,我也做它幾百把鏟子,天天炒菜用。”
事實是這樣的,我國古代其實並不缺少先進的技術,然而,在儒家思想熏陶下,這些都成為了奇淫技巧。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,大多數儒士們看不起工匠,拼命打壓工匠。因此,地位低下的工匠發明的很多先進技術,如果不把它神秘化——比如把火藥說成長生不老藥,把木工技術說成是魯班仙師傳授——最終的命運就是埋沒。
而儒士們反覆告誡他人的“君子何必言利”,又讓先進的技術無法換取生活必需品——當然,可以免費讓儒生使用。為了生活,工匠們也只能把先進技術神秘化,既然你不敢和神靈作對,那這知識就是神靈所授,以此先換取朝廷的不幹涉。由此,也造成了中國仙人格外多的現象。仙人不僅幹涉了景德鎮的造瓷業,也發明了鋸子等木工工具,甚至勾股定理,甚至連茅廁都有專門的仙人光顧。
不過,仙人在中國,跟廁所是同義詞,是每日生活之必須。
另外,每二百年一次的大動亂,一次的被異族征服,生產力遭到間歇性破壞,又讓我們民族失去了很多先進的技藝。比如:我們的火藥技術就發明了兩次,一次在三國,一次在宋朝,如果沒有間歇性大動亂,如果沒有一次次改朝換代,相信我們的民族決不會積弱如此。
最重要的是,唐以前,秦漢時代,我們的民族充滿了改革和進取精神。因為自信,所以不怕變革。而自唐以後,一次次被異族征服,使我們的民族自信心降到了最低點。因為不自信,所以我們反對一切變化,所以我們反對一切外來的(異族)的東西,我們生怕再次被他們征服,所以我們失去了兼容並蓄的精神。
我們民族的圖騰是“龍”,龍這個圖騰本身就是掠奪和征服的產物,我們曾經征服了鷹圖騰的部族——如同羅馬帝國一樣,我們這個征服者掠奪了失敗者的圖騰,把鷹的爪子並入了我們的圖騰裏,並入我們圖騰的還有獸類的四腳形態、馬的頭、鬣的尾、鹿的角、狗的爪、魚的鱗和須,蛇的身子……
世界各民族的征服莫不如此,征服就是為了掠奪,掠奪別人先進的文化、思想,技術,並把它並入我們文明中,從此這些東西就是我們的了。懼怕別人的文化和思想侵染,如何去征服,如何在掠奪中強大起來?
要麽征服,要麽被征服,這是所有文明的生存法則。
在劉備的計劃中,就是要讓龍圖騰顯露它的真實面目,不停地征服,不停的掠奪,不斷的吞並,在不斷的征服掠奪中,將漢民族的文明推向鼎盛。
“龍”這一圖騰形象,幾千年沒有增添新東西了。沒有征服的心,等待它的命運就是被征服——這是被五千年的歷史所證明的東西。再來一個五千年,劉備也絕不會愚蠢地挑戰這一文明法則。
龍的形象,只能代表我們民族過去征服的歷史和榮耀,然而,我們決不能就此止步。若是龍圖騰能走向全世界,劉備,決不會介意為它再增添上羅馬的雙頭鷹、印第安人的馬、腓基尼人的船、埃及的獅身人面像。
這,就是征服的本意。
劉備騎在馬上,指點著遼東俘虜,搶先對追來的周毅說:“這幾萬遼東俘虜,我準備分成幾個萬人隊,在夷州(臺灣)設立一個據點,在瓊州(海南)設立一個據點,等到掖城遼東軍投降後,再把剩餘的遼東軍全部遣送到印尼,馬來。
我們的船隊可以在夷州補給一次,再到瓊州或者印尼補給,依靠馬來控制馬六甲海峽,我們航向印度。印度也是個大市場,把我們青州出雲的貨物傾銷到哪裏,換回印度香米以及印度的奴隸,建設我們的夷州、瓊州。
我準備把印尼命名為錳州(藤條、金雞納霜產量位居世界第一,海床上錳金屬儲量世界第一),馬來命名為錫州(錫儲量世界第一)。此戰過後,我準備大力建設青島港和夷州港,打同我們海外貿易的通道,你認為怎樣?”
這一打岔,周毅忘了自己要說什麽,建議道:“這些人雖然都是俘虜,但我認為,也需要給他們一個希望,讓他們在海外能夠安居,並自覺自願的為我們服務。我建議:這些罪兵在海外服役10年後,應該準許他們回到家鄉。也準許他們也參與海外管理、經營,等等。”
劉備慨然說:“那當然,天下熙熙,皆為名來,天下攘攘,皆為利往。他們在海外服役,我當然要建立一套政策,給於其中努力工作者以名利,來誘惑中原人去海外淘金。孫權也曾經占領過夷州。然而這個占領沒有利益驅動,最後不了了之。我決定:海外領地,我只要土地和市場,其餘一切所獲,全歸占領者。等海外淘金者老了,想拿掙來的錢到家鄉消費,並且給我上稅。這樣的美事我決不會反對?”
說完,劉備催馬,馬鞭一揚,高聲發令:“留下看守俘虜的軍隊,其餘人等,目標龍口,全軍挺進。”
看著劉備慌慌張張的騎馬奔向龍口,周毅總覺得還有什麽事沒辦,想了半天,想不出來,只好著手處理俘虜事宜。
龍口港,內外夾擊之下的遼東守軍爽快的全軍投降。掖城下,柳毅得到近衛軍出現在他背後,覆奪龍口的消息後,大恐。
正在此時,還消息接二連三:膠東國城衛軍沖破南門圍困,在水路順利進入掖城增援;沮授為帥,部下關羽關雲長統領第二、三軍團,張飛張翼德統領第七、八軍團,太史慈統領第九、十軍團,自下密正面迎擊而來。
與此同時,關東聯軍興起以後,董卓見聯軍聲勢很大,又怕白波軍渡河南下截斷其往關西老巢的退路,擬把漢獻帝從洛陽遷到長安。公卿大臣多持反對意見,董卓既怨自己封拜的東方州郡官吏背叛自己,又因大臣反對遷都,十分惱怒,乃殺原來替袁紹等人說話的伍瓊、周毖,並屠殺袁氏家族留在洛陽的親屬300餘口。同時,免去楊彪、黃琬的三公職位,還征召屯兵扶風的左將軍皇甫嵩回朝,以防他配合東方聯軍夾擊自己。
皇甫嵩回朝以後,洛陽以西再無能夠反抗董卓的人。董卓的遷都計劃就可以實施。京兆尹蓋勳與皇甫嵩長史梁衍曾勸解皇甫嵩起兵討卓,然而皇甫嵩因兵力不足,不肯聽從,還是決定應征回朝了。
朝廷的各級官吏不甘心遷都,私下裏向關東聯軍傳遞洛陽的消息,然而,袁紹不想在戰鬥中損失自己的實力,只知道每日飲酒等待天上打雷劈死董卓。為了保證朝廷官吏不再來煩他,袁紹甚至把與他聯系的官員名單洩漏給董卓。董卓得到名單後,立即遣呂布誅殺太尉張溫,並派兵劫掠了張溫府,回家探望的張嫣兒不幸遭劫,不知所終。
消息傳到南陽孫堅處,孫堅暴怒,立即召集手下程普、韓當、黃蓋、祖茂四大將商議進軍。
程普建議:“如今各路諸侯齊擁重兵,都在等渤海(袁紹)的號令,主公既然打算為恩師張公(張溫)報仇,不可沒有號令單獨行動。可先遣人到酸棗稟報盟主一聲,若盟主能夠派軍呼應,則為上策。否則,我軍獨抗董卓大軍,恐怕過於吃力。”
孫堅嘆息道:“昔日我曾給張公說過:董賊桀驁難馴,不可留他性命。張公不聽我的,反遭今日殺身之禍,憾甚。
昔日我不曾怕他董賊,今日豈會懼他。為給張公報仇,我恨不能食董卓之肉,就怕他不來,他全軍而來,更好。諸公,我等只管奮力向前,為朝廷,為張公,拿下董卓老賊的頭顱——”
韓當勸解說:“我等還是知會盟主一聲,以便盟主配合我軍行動。酸棗那裏十幾路諸侯,難道就沒有一個男兒,敢於戮力向前嗎?董卓十幾萬大軍,若有人稍加牽制,我軍就可順利拿下镮轅關,自南面攻擊董卓。”
孫堅思索著:“我在張公府上時,曾聽到嫣兒小姐對青州別駕劉玄德讚賞不已,聽說劉玄德也派了軍隊到酸棗。可憐,嫣兒小姐遭此不幸,若是把我們嫣兒的遭遇告訴劉玄德,他這個瘋子可不會在乎盟主的想法,一定會命令軍隊做出呼應。
還有,酸棗軍中,奮武將軍曹操也是個慷慨激昂的人物,劉備既然動手了,曹操必不會袖手,這樣,我們就有了三支軍隊,如此,董賊可破。”
程普擔心地說:“我聽說,劉備正在和公孫度的軍隊酣戰東萊,為此,酸棗軍隊統軍將領盧公(盧植)已備召回青州,主管青州日常雜務。有傳言:東萊戰事吃緊,劉備想召回酸棗的軍隊迎戰遼東軍。我們的消息即使傳達到了酸棗,恐怕青州統軍將領也不敢應命。”
孫堅道:“無妨,嫣兒小姐當初差點嫁給劉玄德,劉備其人對嫣兒小姐多有眷顧,我們只要把消息傳遞到青州,他一定會有方法,讓青州兵進擊虎牢關。”
韓當挺身而出,說:“我與德謀(程普)曾與劉備有一面之緣,我親去青州勸說劉備。若劉備點頭,讓他來勸說曹操。主公可收拾鎧甲,整頓軍士,等我的消息。我們三方相約進軍。”
孫堅點頭答應。
這場戰鬥,後世人稱作“三雄之戰”,後來割據一方的三股勢力,平生第一次,也是唯一一次聯手一致對外。三股軍隊各有特色:孫堅是南方豪強組成的家族戰士,曹操是北方大官僚招募的農民兵,劉備參戰的是武裝到牙齒的常備兵。三股武裝都打出了自己各自的特色,堪稱一時的經典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沿途的騷擾,讓伏擊軍團和掘堤軍團混到了一起,雙方本打算到了驛所空地,再重新整編出各自的隊伍。如今,突然遭受的襲擊,讓兩軍團前鋒損失慘重。後續的部隊不知道情況,仍在努力向驛所前的空地湧去,人人心中都是這樣的想法——到了空地上,沿途的襲擊即將終止,噩夢結束,寧靜降臨……
然而,現實打破了幻想,前鋒營中不斷傳來的慘叫讓士兵們心存恐懼,後方側方,鄉民警衛隊不斷的襲擊騷擾,讓遼東軍隊不敢在夜幕中逃入林中,狹窄的道路又使遼東軍隊展不開隊形,無法調集重兵迎戰,只好且戰且退,向大路深處躲去。
“舉火”,劉備發出一聲斷喝,近衛軍團點亮了一支支火把——赤色的盔櫻,淡青色的胸甲,赭色的皮甲,銀亮的麒麟鎧在火光中顯得星星點點,靜默的隊列中士兵那惡獸般的目光,隊列的四周,回響著嗡嗡的弓弦顫音,以及嗚嗚的風的呼嘯。
“長槍隊上前,格鬥兵尾隨,鳴鼓攻擊。”陣中,劉備冷靜的下令,一霎時,天崩地裂的鼓聲響起,整個方陣的人依著鼓點的節奏開始行進和奔跑,動作協調統一,如一輛重型攻城錘那樣朝敵人撞去,勢不可擋!那一刻,地動山搖,日月無光。
只見那一排排槍兵,如巨浪滔天,一層層、一波波,洶湧向前,奔騰不止。那一列列刀兵如萬馬呼嘯,怪叫著,嘶吼著,蹦竄著,撞擊著,踐踏著,向前,向前攻擊。
這股毀滅性的力量,能把任何擋道者碾成肉泥!這把銳利的匕首,刺破表皮,切開血管,捅穿層層肌肉纖維,似一股灼熱狂飆,直朝著敵陣的深處席卷而去!
公孫將軍在燈火亮起的那一刻,就知道一切已無可挽回。夜戰,最忌諱的就是暴露目標,而劉備反其道而行之,搶先燃起火把,以近衛軍團嚴整的軍容,對飽受伏擊和襲擾的煎熬,一整天在戰戰兢兢中渡過的遼東士兵們宣告:這不是一次小襲擾,最後的決戰開始了。
遼東士兵們的神經本來已緊繃到了極點,而燈火亮起後,氣焰囂張的近衛軍團沖擊而來,遼東軍隊整個陣勢在搖晃,在顫抖。不等公孫將軍做出反應,一排近衛軍團槍兵沖擊到他身邊,排槍挺刺,擋無可擋……
猛然之間,遼東陣勢像是經受了爆炸般,轟然崩潰成了分子結構。士兵們再也沒有方向感,沒有約束,四散的竄入密林,奔向來路……
屠殺只進行了片刻,隨著劉備一揮手,軍號聲響起,近衛軍團士兵停手罷戰,一連串的呼喝聲響起:“降者免死”。
劉備搖著頭,暗自嘆息著:遼東軍隊,真是不堪一戰呀。記得歷史上,司馬懿平定遼東時,軍隊繞開遼東主力,抄了他們後路,隨後,30萬遼東士兵不發一箭,全體投降。而這樣遼東的軍隊還素有能戰之名——想依靠這樣的軍隊,抵禦其後的五胡亂華時代,結果可想而知。
戰場上,追擊聲響徹不止,劉備眺望著東方,陷入沈思。
一名近衛軍團尉官跑來報告:“啟稟主公,敵軍已經逃散,我軍是否分散追擊?”
劉備淡然地說:“不必追擊,這是一場擊潰戰,我們只需讓遼東軍隊知道,他們的後路被截,這已經足夠了。傷亡太多,不管傷亡的是何人,都是我的青壯勞力。傳令:槍兵陣第一營驅趕潰兵,到掖城敵軍營下立即止步。其餘人馬立即收攏隊列,準備前往龍口。”
尹東邁步出林,建議說:“立即挑選降兵,派他們到龍口散布謠言,就說我軍已經擊敗遼東軍隊,青州大軍正在趕往龍口,準備合圍。”
劉備讚嘆道:“此計甚好,就依此辦理。”
周毅緊接著出林,詢問到:“龍口港光覆後,我們幾個是否趕往出雲。動員出雲軍隊拿下遼東。”
劉備皺著眉頭,緩緩道:“現在出兵遼東,太著急了吧。按照歷史,那裏應該還有20萬軍隊守衛。其中,公孫度征討高句麗後,獲得了5萬附屬的高句麗軍隊。高句麗也有一個青年軍事組織,和我們的童子軍、和新羅的花郎組織類似,這也是一個全民皆兵的民族。我們攻下了遼東,就會和這樣一個民族接觸,若是沒有一舉吞並他們的準備,我們又重蹈了兩面作戰的局面。
依我看,不如花點時間,先好好消化勝利成果。然後,出雲城舉兵向東,征服遼東。樂浪舉兵向北,征服高句麗。”
尹東長嘆道:“‘要麽征服,要麽被征服,這是所有文明的生存法則。’這樣一來,出雲、青州兩地,三年以後的征服目標有了,那麽三韓地帶的征服目標,是不是倭國。”
“正是”,劉備目光灼灼:“我就是打算為我們的民族不斷的尋找新的征服對象,在不斷的征服中,把我們民族的文明推向鼎盛。
現在,龍口港‘茶壺三號’初戰告捷,我有一個想法,我認為:我們應該開始我們民族的大航海時代,航向向南。
第一個目標是印尼、馬來西亞。印度尼西亞物產豐富,金雞納霜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,有‘金雞納霜的大本營’之稱,全世界的金雞納霜90%產自爪哇島。另外,胡椒、木棉、錫產量均居世界第二,藤條產量位居世界第一。中原大戰即將開始,我們需要大量的藥材,而金雞納霜就可以部分滿足我們的要求。
馬來西亞素有‘錫島’之稱,全球70%的錫儲量在馬來西亞。金屬錫具有保鮮作用,所以錫又被稱為‘罐頭金屬’,有了豐富的錫儲備,我們的船可以航行得更遠。
另外,拿下這兩個島,我們就可以以此為跳板,尋找前往羅馬的航線。並以之豐富的錫產量,支持我們的征服。直到讓我們的文明與兩河文明交匯、交流。
公元前47世紀,埃及進入青銅器萌芽時代,史稱巴達裏文明時代,隨後,這青銅制作技術向東流傳。公元前43世紀,西亞兩河流域最先制造出含錫5%-11%的青銅制品,史稱艾利都·歐貝德文明時期。這種青銅制品的性能優越性使各個文明很快進入了青銅時代。
青銅器誕生3100年後,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,這一的技術傳播到了中國,中國也進入了青銅時代。而此刻,兩河文明已開始進入鐵器萌芽時代(公元前15世紀,大約是在我國夏末商初時代,兩河流域正式進入鐵器時代)。
遺憾的是,中國的青銅器鑄造技術,從一開始就沒有獲得完全的傳授,不僅鑄造工藝比兩河明顯落後,更重要的是中國青銅器非常缺乏鍛打和退火的傳統。
從材料力學上說,鑄造錫青銅的鑄態組織多呈α相和δ相。當青銅含錫量在6%以下時,由青銅的晶相為α單相組成。當青銅含錫6%以上後,則α相周界析出α+δ共析體。隨著含錫量增加,δ相也就不斷增加,青銅會越來越硬,越來越脆。
解決的辦法就是鍛打加退火。鍛打之後,青銅兵器硬度、脆性仍然會增加,這時再退火。對於含錫5%-15%的錫青銅,通過退火可以減少δ相乃至使其消失。這樣的青銅,既保持期堅硬性,又減少了脆性。
兩河流域、埃及文明、羅馬文明的‘標準青銅’含錫量控制在10%,因為從材料力學上說,經過‘鑄造+鍛打+退火’制造的含錫10%的青銅制品,其機械性能是最均衡的。而中國銅兵器從開始就一味增加含錫量來增加其硬度。春秋戰國時期的銅兵器,含錫量高得嚇人,14%那是起步,一般都在15%以上,乃至23%。比如秦劍,含錫量就在21%以上。然而,含錫14%的銅器,δ相就已經很明顯,而含錫量在21%的話,這種武器很容易斷折,更不要說經過鍛打了。
從歷史上來說,直至鐵器時代,中國人一直把造劍稱為‘鑄造’,而歐洲把造劍稱為‘鍛造’,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雙方技術上的不同。
現在的歷史認為,中國的青銅鑄造技術是從兩河流域經過中亞大草原引入的,這一技術的轉手人是中亞游牧民族。游牧民族受其生產方式限制,技術水平一般不高,往往無法掌握農耕民族技術含量較高的技術。用一個沙石範鑄造出青銅器來,游牧民族也能勝任愉快。但鍛打、退火就需要有經驗的鍛打師傅,這就不是游牧民族所能夠培養出來的了。因此,游牧民族傳承到的青銅技術只是一個簡化版,或者說是偷工減料的青銅技術。
在整個古代,西方各國互相學習對方的經驗並不困難,希臘人坐船去埃及,住個幾年,鍛打青銅的技藝就學到手了。各大文明就是這樣,在交往中相互壯大。但中國人呢?難道能渡過大漠雪山去兩河嗎?
在整個古代,中國人都飽受地理環境的限制,忍受不能與其他文明充分交流的痛苦,銅器鍛造技術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例子。還有一個例子,就是鐵器技術,這一技術在發明1000年左右,才傳入我國。到公元前6世紀,除了不列顛島土著之類的邊遠地區人民以外,整個西方都已經普及鐵兵器。而到了前3世紀末,也就是我們著名的兵馬俑青銅秦劍誕生的時候,連印度都普及了鐵兵器。
這就是真實的歷史,我們的民族飽受不能與其它文明交流的痛苦,我們被封閉在井裏,坐在井裏看著天空”。
周毅感嘆說:“是呀,鍛打技術的不足,使中國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。首先造成的災害就是,銅制工具和農具嚴重不足,導致我們的生產力水平低下。
而中國能夠制造出司母戊鼎這樣巨大的玩藝,卻不能普及銅工具,原因其實很簡單——中國的鑄造銅器,要麽硬度不足(含錫量低時),要麽脆(含錫量高時),造個不需要考驗韌性的龐然大物還湊合(實際上中國早期的銅禮器如此巨大,就是為了防止損壞),如果要造個小工具就無能為力了。
比如銅鑿,埃及在造金字塔的時候就有,制造過程無非是鍛打——含錫10%的鑿子,刃部鍛打加退火即可,非常好用。而如果商代的中國人需要造這麽個鑿,含錫10%以下,很容易彎曲,含錫10%以上,又很容易折斷。所以,中國古代大型的青銅禮器很多,但真正廉價可以普及的青銅生活用品卻很少見。比如需要經過鍛造處理的青銅鍋、青銅碗,以及青銅手術器械。”
擡頭看著士兵們收攏隊伍,劉備頭也不回的說:“我懷疑,中國獲得的鐵器制作術也並不完美。比如說:大馬士革鋼的制作方法,我們就沒有學到。這種兩河流域正在流行的煉鋼方法很適用於漢代的生產力,我們如果能航行到那裏,征服並把制作大馬士革鋼的工匠擄掠到青州——嘿嘿,以後,大馬士革鋼就可以稱作青州鋼了。用這種鋼制成的刀劍,不要說用之征討天下,就是大規模民用,也會極大的提高我們的生產力。”
鋼廠出身的周毅立刻反駁說:“其實,漢代的煉鋼技術並不落後,我記得後來曾出土過一把漢代的鐵鍬,居然是用麻鋼制作的。麻鋼,這種我們民族在古代曾經煉制出的鋼材,能深埋在地下經歷近2000年,仍保持一定形狀和鋒利程度,我想,它決不比大馬士革鋼差多少。
可惜,後來的五胡亂華時代,我們民族在動亂中失落了麻鋼煉造法。再後來,這把漢代鐵鍬出土後,我們再次向西方學習,從蘇聯那裏重新學回了麻鋼煉造法。
我記得,這把鐵鍬好像是在隴西煉造的。現在戰亂才起,我估計隴西還有人知道這種鋼的煉造方法——與其航行到遙不可及的歐洲,尋找大馬士革鋼的煉造技師,不如到隴西,尋找我們民族曾經擁有過的麻鋼制作法。”
“隴西經過了涼州韓遂和馬騰的連年叛亂,工匠不知道有沒有受到波及,再說,中原大戰,前往隴西的道路也不通呀。”劉備搖搖頭,穿越戰亂頻繁的中原大地,與渡海前往兩河流域,或許後者難度要小得多。
“不需要從中原走,呂布帶走並州軍團後,並州空虛,我們可以派出一支武裝商隊,沿長城走,從代郡自雁門到河西,穿過並州,越過大草原到達長安,回來的路上,可順黃河而下,到樂安登陸。正好通過水路,把劫掠的工匠運回來。”周毅解釋說。
劉備奸笑著說:“嘿嘿,你倒是解釋一下,麻鋼是什麽東東,好用嗎?”
周毅笑罵道:“你這個不學無術的家夥,連麻鋼都不知道,那是和鈦鋼、鎢鋼一起,做豪華高爾夫球桿的材料。不僅不容易生銹,而且其韌性比普通鋼質更強,硬度比鈦合金硬60%以上。它也是制造槍炮的最好材料。可以說,沒有麻鋼就沒有精準的狙擊步槍。你說,這是不是好叮咚。”
劉備一拍大腿,說:“著呀!看來,我們這裏除了你,別人也不認識麻鋼。你既熟悉路線,又了解麻鋼,這項艱巨的任務就交給你了。嘿嘿嘿,就這麽說定了。”
劉備說完,不理周毅的糾纏,催馬奔向集合的士兵,嘴裏還嘟囔著:“咱們漢代居然這麽奢侈,用麻鋼作鏟子,5555555,沒天理呀!後代最精準的步槍,居然是用我們做鏟子的材料做的,什麽世道。
不過韌性這麽好,硬度這麽高的鋼材,用來做馬車彈簧,做蒸汽活塞,做弓臂,做鎧甲,一定不錯。媽媽的,等抓來工匠,我也做它幾百把鏟子,天天炒菜用。”
事實是這樣的,我國古代其實並不缺少先進的技術,然而,在儒家思想熏陶下,這些都成為了奇淫技巧。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,大多數儒士們看不起工匠,拼命打壓工匠。因此,地位低下的工匠發明的很多先進技術,如果不把它神秘化——比如把火藥說成長生不老藥,把木工技術說成是魯班仙師傳授——最終的命運就是埋沒。
而儒士們反覆告誡他人的“君子何必言利”,又讓先進的技術無法換取生活必需品——當然,可以免費讓儒生使用。為了生活,工匠們也只能把先進技術神秘化,既然你不敢和神靈作對,那這知識就是神靈所授,以此先換取朝廷的不幹涉。由此,也造成了中國仙人格外多的現象。仙人不僅幹涉了景德鎮的造瓷業,也發明了鋸子等木工工具,甚至勾股定理,甚至連茅廁都有專門的仙人光顧。
不過,仙人在中國,跟廁所是同義詞,是每日生活之必須。
另外,每二百年一次的大動亂,一次的被異族征服,生產力遭到間歇性破壞,又讓我們民族失去了很多先進的技藝。比如:我們的火藥技術就發明了兩次,一次在三國,一次在宋朝,如果沒有間歇性大動亂,如果沒有一次次改朝換代,相信我們的民族決不會積弱如此。
最重要的是,唐以前,秦漢時代,我們的民族充滿了改革和進取精神。因為自信,所以不怕變革。而自唐以後,一次次被異族征服,使我們的民族自信心降到了最低點。因為不自信,所以我們反對一切變化,所以我們反對一切外來的(異族)的東西,我們生怕再次被他們征服,所以我們失去了兼容並蓄的精神。
我們民族的圖騰是“龍”,龍這個圖騰本身就是掠奪和征服的產物,我們曾經征服了鷹圖騰的部族——如同羅馬帝國一樣,我們這個征服者掠奪了失敗者的圖騰,把鷹的爪子並入了我們的圖騰裏,並入我們圖騰的還有獸類的四腳形態、馬的頭、鬣的尾、鹿的角、狗的爪、魚的鱗和須,蛇的身子……
世界各民族的征服莫不如此,征服就是為了掠奪,掠奪別人先進的文化、思想,技術,並把它並入我們文明中,從此這些東西就是我們的了。懼怕別人的文化和思想侵染,如何去征服,如何在掠奪中強大起來?
要麽征服,要麽被征服,這是所有文明的生存法則。
在劉備的計劃中,就是要讓龍圖騰顯露它的真實面目,不停地征服,不停的掠奪,不斷的吞並,在不斷的征服掠奪中,將漢民族的文明推向鼎盛。
“龍”這一圖騰形象,幾千年沒有增添新東西了。沒有征服的心,等待它的命運就是被征服——這是被五千年的歷史所證明的東西。再來一個五千年,劉備也絕不會愚蠢地挑戰這一文明法則。
龍的形象,只能代表我們民族過去征服的歷史和榮耀,然而,我們決不能就此止步。若是龍圖騰能走向全世界,劉備,決不會介意為它再增添上羅馬的雙頭鷹、印第安人的馬、腓基尼人的船、埃及的獅身人面像。
這,就是征服的本意。
劉備騎在馬上,指點著遼東俘虜,搶先對追來的周毅說:“這幾萬遼東俘虜,我準備分成幾個萬人隊,在夷州(臺灣)設立一個據點,在瓊州(海南)設立一個據點,等到掖城遼東軍投降後,再把剩餘的遼東軍全部遣送到印尼,馬來。
我們的船隊可以在夷州補給一次,再到瓊州或者印尼補給,依靠馬來控制馬六甲海峽,我們航向印度。印度也是個大市場,把我們青州出雲的貨物傾銷到哪裏,換回印度香米以及印度的奴隸,建設我們的夷州、瓊州。
我準備把印尼命名為錳州(藤條、金雞納霜產量位居世界第一,海床上錳金屬儲量世界第一),馬來命名為錫州(錫儲量世界第一)。此戰過後,我準備大力建設青島港和夷州港,打同我們海外貿易的通道,你認為怎樣?”
這一打岔,周毅忘了自己要說什麽,建議道:“這些人雖然都是俘虜,但我認為,也需要給他們一個希望,讓他們在海外能夠安居,並自覺自願的為我們服務。我建議:這些罪兵在海外服役10年後,應該準許他們回到家鄉。也準許他們也參與海外管理、經營,等等。”
劉備慨然說:“那當然,天下熙熙,皆為名來,天下攘攘,皆為利往。他們在海外服役,我當然要建立一套政策,給於其中努力工作者以名利,來誘惑中原人去海外淘金。孫權也曾經占領過夷州。然而這個占領沒有利益驅動,最後不了了之。我決定:海外領地,我只要土地和市場,其餘一切所獲,全歸占領者。等海外淘金者老了,想拿掙來的錢到家鄉消費,並且給我上稅。這樣的美事我決不會反對?”
說完,劉備催馬,馬鞭一揚,高聲發令:“留下看守俘虜的軍隊,其餘人等,目標龍口,全軍挺進。”
看著劉備慌慌張張的騎馬奔向龍口,周毅總覺得還有什麽事沒辦,想了半天,想不出來,只好著手處理俘虜事宜。
龍口港,內外夾擊之下的遼東守軍爽快的全軍投降。掖城下,柳毅得到近衛軍出現在他背後,覆奪龍口的消息後,大恐。
正在此時,還消息接二連三:膠東國城衛軍沖破南門圍困,在水路順利進入掖城增援;沮授為帥,部下關羽關雲長統領第二、三軍團,張飛張翼德統領第七、八軍團,太史慈統領第九、十軍團,自下密正面迎擊而來。
與此同時,關東聯軍興起以後,董卓見聯軍聲勢很大,又怕白波軍渡河南下截斷其往關西老巢的退路,擬把漢獻帝從洛陽遷到長安。公卿大臣多持反對意見,董卓既怨自己封拜的東方州郡官吏背叛自己,又因大臣反對遷都,十分惱怒,乃殺原來替袁紹等人說話的伍瓊、周毖,並屠殺袁氏家族留在洛陽的親屬300餘口。同時,免去楊彪、黃琬的三公職位,還征召屯兵扶風的左將軍皇甫嵩回朝,以防他配合東方聯軍夾擊自己。
皇甫嵩回朝以後,洛陽以西再無能夠反抗董卓的人。董卓的遷都計劃就可以實施。京兆尹蓋勳與皇甫嵩長史梁衍曾勸解皇甫嵩起兵討卓,然而皇甫嵩因兵力不足,不肯聽從,還是決定應征回朝了。
朝廷的各級官吏不甘心遷都,私下裏向關東聯軍傳遞洛陽的消息,然而,袁紹不想在戰鬥中損失自己的實力,只知道每日飲酒等待天上打雷劈死董卓。為了保證朝廷官吏不再來煩他,袁紹甚至把與他聯系的官員名單洩漏給董卓。董卓得到名單後,立即遣呂布誅殺太尉張溫,並派兵劫掠了張溫府,回家探望的張嫣兒不幸遭劫,不知所終。
消息傳到南陽孫堅處,孫堅暴怒,立即召集手下程普、韓當、黃蓋、祖茂四大將商議進軍。
程普建議:“如今各路諸侯齊擁重兵,都在等渤海(袁紹)的號令,主公既然打算為恩師張公(張溫)報仇,不可沒有號令單獨行動。可先遣人到酸棗稟報盟主一聲,若盟主能夠派軍呼應,則為上策。否則,我軍獨抗董卓大軍,恐怕過於吃力。”
孫堅嘆息道:“昔日我曾給張公說過:董賊桀驁難馴,不可留他性命。張公不聽我的,反遭今日殺身之禍,憾甚。
昔日我不曾怕他董賊,今日豈會懼他。為給張公報仇,我恨不能食董卓之肉,就怕他不來,他全軍而來,更好。諸公,我等只管奮力向前,為朝廷,為張公,拿下董卓老賊的頭顱——”
韓當勸解說:“我等還是知會盟主一聲,以便盟主配合我軍行動。酸棗那裏十幾路諸侯,難道就沒有一個男兒,敢於戮力向前嗎?董卓十幾萬大軍,若有人稍加牽制,我軍就可順利拿下镮轅關,自南面攻擊董卓。”
孫堅思索著:“我在張公府上時,曾聽到嫣兒小姐對青州別駕劉玄德讚賞不已,聽說劉玄德也派了軍隊到酸棗。可憐,嫣兒小姐遭此不幸,若是把我們嫣兒的遭遇告訴劉玄德,他這個瘋子可不會在乎盟主的想法,一定會命令軍隊做出呼應。
還有,酸棗軍中,奮武將軍曹操也是個慷慨激昂的人物,劉備既然動手了,曹操必不會袖手,這樣,我們就有了三支軍隊,如此,董賊可破。”
程普擔心地說:“我聽說,劉備正在和公孫度的軍隊酣戰東萊,為此,酸棗軍隊統軍將領盧公(盧植)已備召回青州,主管青州日常雜務。有傳言:東萊戰事吃緊,劉備想召回酸棗的軍隊迎戰遼東軍。我們的消息即使傳達到了酸棗,恐怕青州統軍將領也不敢應命。”
孫堅道:“無妨,嫣兒小姐當初差點嫁給劉玄德,劉備其人對嫣兒小姐多有眷顧,我們只要把消息傳遞到青州,他一定會有方法,讓青州兵進擊虎牢關。”
韓當挺身而出,說:“我與德謀(程普)曾與劉備有一面之緣,我親去青州勸說劉備。若劉備點頭,讓他來勸說曹操。主公可收拾鎧甲,整頓軍士,等我的消息。我們三方相約進軍。”
孫堅點頭答應。
這場戰鬥,後世人稱作“三雄之戰”,後來割據一方的三股勢力,平生第一次,也是唯一一次聯手一致對外。三股軍隊各有特色:孫堅是南方豪強組成的家族戰士,曹操是北方大官僚招募的農民兵,劉備參戰的是武裝到牙齒的常備兵。三股武裝都打出了自己各自的特色,堪稱一時的經典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